國的發展與生態有相當關係。 華北為開闊地形,各部落因應生存需求而互相交換物品,而在過程中合作、爭戰利於促進國家的產生。
所以三代之產生皆在於此。
而淮南地方,則因高溫環境,植物生長容易,人民容易溫飽又加之原始石器對於叢林樹木的砍伐不易,致使為自給自足的部落型態。
華北=>交通便利、開闊地形、特產不同=>國的產生
淮南=>交通不易、崎嶇地形、地富良多=>部落形式華北:長城以南、秦嶺淮水以北 (商)
江淮:淮水以南、長江以北 (商)
華北:長城以南、秦嶺淮水以北 (周)
江淮:淮水以南、長江以北 (商)
制度史的研究?
不了解其制度,則不能了解每一個時代其權力之所出以及政治之運作,也就無法充分了解每一個時代的政治史,而政治史又是理解每個時代歷史的基礎。
研究制度史所需注意之處?
一、制度的廣狹義之分
廣義:成文法以及不成文法。 不成文法:因循前人的往例、慣例。
狹義:明文成法。
二、制度史之難以研究在於,政治運作以人為主,成文法規與人際關係的相互影響,往往人際關係會破壞法治而無法達到「依法為治」的狀況。
請參照鄭立<<將法家「人性化」的下場>>
三、斷代問題影響到制度史的分期,由於斷代每個史家有自己的看法,定論未明下難以對制度史做分期的敘述,斷代問題若能解決將有助於將制度史分期的更為完整。
四、歷史研究貴在客觀,制度史亦然,不可以以「抱殘守缺」的態度去歌頌過去、捍衛傳統,從制度史的分野中可以看出,官僚制度發生弊端造成官僚主義的禍害。 切記,歷史貴在檢討,這不表示過去一無可取,而是可以從這檢討中獲取智慧。
皇帝稱號?
秦代始皇至清末遜帝,而後雖有袁世凱、張勳復辟都宣告失敗,依制度史看來是皇帝的功能喪失,而由時代的觀點上看來,時序已入「近代」人民已然醒覺,又加之西風東漸,西方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主政治,令帝制無用矣。
相權與君權?
帝國如同機器,有一運轉中樞名為宰相,相權發揮作用則機器順暢運轉效率提高,但若是君權抵制相權,則行政效率低落。
監察權?
帝制下的監察制度分為(1.)諫諍權(2.)彈劾權 與現今的監察權不同。 因為帝制下並沒有主權在民的觀念。 反而是尊卑、權重、賞厚來統御監察官,而監察官則督察群臣。 這副作用為,監察官淪為爪牙迎合君主、排除異己,法制之所以破壞在於監察權的濫用。
選舉?
王朝時,君位以血脈世襲。 但其官員來自於民間。
科舉?
隋唐時代的科舉還不能促進全面的「社會流動」,而其考試制度的具體確立是在於北宋中葉之後,糊名(蓋住名字避免任親)、騰錄(專人抄錄以藏筆跡)、搜身(避免作弊),考試的公正性。
明朝的「仕紳階級」之形成與此相關,窮人可以藉由考試翻身,但要長年準備考試則需要有相當的財力。
一八九五年,「捐納」、「蔭選」以佔地方官的數量一半以上。
捐納:政府因應財政困難,允許士民向國家捐納錢糧以交換爵位官職。
蔭選(蔭襲):以父輩的級別授予子女一定的官階。
史官制度?
職官編制、史館制度、史書編篡程序制度。
君王的賢能?
人民之幸福常與君王的賢能與否有關,儒家政治理想寄託於堯舜賢君與禪讓政治之下,君位得以禪讓依靠的是選賢舉能,而非一家一姓。
但在世襲制度之下,只能透過教育來改變人的氣質。
變亂改制?
當世道承平已久,舊有制度已無法因應變局,是以改革呼聲日起,但其改革多需託古,給予改革理論之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