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讀<<最衰者生存>>


讀<<最衰者生存>>

有句話很耳熟能詳。

「物競天擇,強者生存。」

但是真是如此嗎? 不見得。 許多時後我們所認為的弱者、衰者反而在當時的演化過程中是生存的一群。

這本書談到的就是在現代醫學看來的遺傳疾病者,在演化的過程中何以有此遺傳疾病發生? 若是基因想要永續複製,那麼就必須汰除這些遺傳疾病才是,那麼為什麼沒有被汰除? 必然是這遺傳疾病有助於生存所以致病的基因才被流傳下來。

書中舉了幾個例子:

一、血色沉著病,其病狀為鐵質在體內累積過多,長時間將損壞關節、器官,也會干擾全身的化學反應。

而這樣的疾病會甚麼沒有在演化當中被剔除? 因為有血色沉著病的人,可以更好的抵抗瘟疫,細菌偏好鐵質,那麼有血色沉著病的人應該更容易死亡,但實際上鐵質的分佈並不是均勻的,在有血色沉著病的人身上的巨噬細胞鐵質比正常人要少得多,這可以避免細菌用木馬屠城的方式,將自己大量繁衍武裝。 所以患有血色沉著病的人可以抵擋瘟疫的原因在此。

而歐洲曾經發生過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造成人口有百分之三十到六十的銳減,而生存下來的人體內含有血色沉著病的基因,在以此而繁衍,而在十八世紀前,瘟疫來襲是司空見慣,而這也令有血色沉著病基因的群體得以擴張,也令接下來的瘟疫造成的死亡率下降,因為細菌沒有鐵質則難以溫養複製。

那麼,書中有一句話對此總結的很好。

「為什麼你要服下四十年後保證會害死你的藥物? 只有一個理由,對吧? 因為那是讓你不會明天就死掉的唯一方法。」

其二,是談到糖尿病。

糖尿病共分為三型。 第一型為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攻擊製造胰島素的細胞。 第二型,製造胰島素的總量不足或是身體其他組織影響胰島素轉化血糖的速率。 第三型為孕婦的妊娠糖尿病,多半是暫時性的。

但無論是何者,可以說是基因是起始的源頭,而仍於一開始所言的一般,若是糖尿病是會阻礙生存的,它不應當存留於基因庫裡面,所以為什麼它會留存下來?

氣候變遷。 以前的人們認為氣候變遷是極為緩慢的,其變換速度是以萬年、千年為單位,直到年輪學的發現,才觀看出來,樹木在寒冷與乾燥的年份較為緊密、潮濕溫暖的年份較為寬鬆,用此則可反推時間,以此方知在十七世紀的氣候變遷竟有持續上百年的變化,所以變換速度變為百年。

而隨著資料的累積,美國去鑽探格陵蘭冰原底層的冰芯,其裡面有十一萬年的氣候資料,從這裡面發現到,原來氣候變遷不需要萬年、千年、百年,只需要短短十年就會變遷。

而面對這突然的寒冷現象,人們該怎麼因應? 應當說基因該怎麼因應? 糖尿病以此而生,糖是天然的抗凍劑,當糖在血液中的濃度越高,冰點就越低,而冰點越低則代表越能避免凍傷。

而在寒冷的年代,有糖尿病症狀的人,他若有大量的棕色脂肪可以將血糖轉化成熱能,而也因為食物有限,攝取的量不多,所以有糖尿病症狀者,比其沒有的人更容易生存,而其血糖值也不影響其健康。

只是由於現在的食物不虞匱乏,而垃圾食物佔了多數,熱量超標,缺少運動,使的有糖尿病基因者的病狀極容易被引發出來,所以天澤在當時有利的東西來到如今卻是未必了。

這本書的主要含意,即是如此,現在我們看來是遺傳性疾病的東西,在人類演化歷史當中卻對當時的人們生存極有幫助,所以天澤並非是「當前」的強者生存,而始終為適合當時者生存了。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重讀<<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第三講>>

重讀<<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第三講>> 

第三講講題為:不確定的年代

第三講的結構並不如前兩講來的井然有序。

如第一講是由科學三層次,由表至裡逐層深入,帶出科學的精神為「存疑」、「不確定性」。

第二講則是科學與不同領域的影響,科學與宗教、科學與政治。

第三講則是費曼隨意的發揮,因為在此講費曼坦誠的說道他準備好的東西在前兩講說完了,而第三講要談的是他並沒有整理過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隨興發揮。

重讀<<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第二講>> 

重讀<<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第二講>> 

第二講談的是價值的不確定性。

價值怎麼會是不確定的? 實際上價值是取決於,人們相信。

我們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但事實上人人生而平等嗎? 那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會缺手少足? 或著都是人,為什麼有人就是比較高? 

在自然的演化當中,並沒有生而平等這件事情。 那為什麼人類會有平等這個概念? 因為我們相信有平等這個概念,社會會過的更好。 這就是想像出來並且多數人相信,那麼它就成真。

重讀<<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第一講>> 

重讀<<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第一講>>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三四年前的事情,當時對這本書的感想是是本好讀的講演集。 三四年後的現在,再來重讀這本書,感想除了好讀之外,更多了約略了解科學精神到底是甚麼。

本書的架構分為三講,第一講是科學的不確定性、第二講是價值的不確定性、第三講則為不確定的年代。

從三講中可以看見層次,從自身的專業到價值的判斷最後則是對身處年代的思索。

費曼認為西方世界有兩大傳統,一是科學的不確定性二是基督的博愛精神,從當中可看出在講演的脈絡是從科學->人文->兩者並重。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讀<<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讀<<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也是一本讀了很久,但一直沒寫心得的書籍,十分慚愧。

這本書的作者是藏書界的竹野內豐,批踢踢的鄉民,每逢有藏書的文章,此人一出現就是終結技,藏書之多,大概有我的十五倍也就是2000*15=30000。 那為什麼以我為基準呢? 因為在下區區敝人我,在同年齡層還沒遇過自己買的書比我多的人了,而拜網路的便利,見識到諸多神人才知自己的渺小了。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讀<<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


讀<<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

對於東南亞的書籍,在台灣書市上是付之如闕的,但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所以導致對於東南亞這區塊的了解並不如中國史、台灣史、歐洲史來的深刻了。

在我所有的書籍中,談到東南亞各國的專書有印尼etc、泰王的新衣、李光耀觀天下、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緬甸:一個徬徨的國度以及這本書了。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讀<<王家風日--小說箕子>>



讀<<王家風日--小說箕子>>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論語˙微子十八>>

多數人對於箕子二字多見於此處,當然這多數人當中若是對韓國的歷史劇有興趣的,也會聽過這個名字。 因為在<<尚書大傳>>中提到箕子前往朝鮮建國,若有韓國歷史劇提到韓國的源起,或許會介紹到這個說法。 不過這說法是不是真實的歷史是存疑的,目前並無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讀<<認識權威>>



讀<<認識權威>>

權威是甚麼? 其實在現在的社會氛圍當中,聽到權威這兩個字就有下意識的厭惡,更尤甚者聽到將反對所有的權威之類的說法,但問其何謂權威,卻又支支吾吾無能回答,只能說反正不合我意的都是權威就對了。 對於這種人,只能搖搖頭,說聲,UCCU了。

那麼要認識權威是甚麼,我們得先從認識何謂權力。

書中對權力給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定義:

「控制或影響他人的能力。」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讀<<探索時間之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罕第九,子在川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將進酒>>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而至。」<<孔融,論盛孝章書>>

時間是甚麼? 沒有人知道,但大多數人的都形容時間是條長河抑或是一桿利箭,從這頭射向那頭。 從而留下許多動人的篇章。 但時間究竟是甚麼,卻在這些篇章中無有洞悉。

那麼,先問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桿利箭,是從這頭射往那頭,而非是由那頭射往這頭?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讀<<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讀<<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這本書的所闡明的辯論,並非基於知識上的是非爭執,而是於辯論當下的勝負,這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基於知識的辯論,雙方都在捍衛彼此所認定的真理,而透過邏輯來檢驗彼此的主張。

但後者則不然,因叔本華主張「客觀的真理並非顯而易見的」,所以辯論的雙方不能很簡單的說「我代表真理」,所以以此推論,既然雙方都不能代表真理,那麼先贏下這場辯論後在追求真理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