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三四年前的事情,當時對這本書的感想是是本好讀的講演集。 三四年後的現在,再來重讀這本書,感想除了好讀之外,更多了約略了解科學精神到底是甚麼。
本書的架構分為三講,第一講是科學的不確定性、第二講是價值的不確定性、第三講則為不確定的年代。
從三講中可以看見層次,從自身的專業到價值的判斷最後則是對身處年代的思索。
費曼認為西方世界有兩大傳統,一是科學的不確定性二是基督的博愛精神,從當中可看出在講演的脈絡是從科學->人文->兩者並重。
那麼就開始寫這本書的筆記吧!
當別人問到,你如何可以無知的活著?
這時後該怎麼回答?
「我倒想問問,你如何甚麼都知道?」
是的,在現代在網路,常常見到有人嘲諷著說,你怎麼可以這樣無知,你應該要去關心甚麼、應該要去讀些甚麼、應該要去做些甚麼,彷彿這樣做自己就是個有知識的人。 但會慢慢發現,有很多東西要關心要去了解,結果每個議題都去看都去講,乍看起來博學廣識,凡事皆能說上一說,但仔細去思考下,會發現到,這樣子的人所說的往往是空泛的言論,這原因在哪? 就在乎人力有極,不可能事事皆知,既然如此,適時的安靜但觀此領域有精研者如何發表議論是很重要的事情,不需要而且不必要在每件事情上都表示自己一切皆懂,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日你在一領域術業有成,但不表示能夠跨足到別的領域並指手畫腳一番,往往這樣做是自找麻煩貽笑大方,這不表示多領域不應當互通有無,而是代表,當要跨足一個領域時,你必須用自己不了解這領域的態度去面對。
打個比方,如我去上舉重課時,裡面許多裡面和健美、健力有差別,倘若我單純用健美、健力的概念去學舉重,我怎樣都會學不好,所以隔行是真的隔山,用一領域的概念去針貶另一領域時,需要考量到試用性了。
適時的說不知道,並不代表你很笨很愚蠢,相反的這接觸到科學的基礎精神,「不確定」、「存疑」。
那麼科學是甚麼? 第一講給出三個層次。
一、方法。 追根究柢的問為什麼。
二、知識。 問為什麼而得出的答案。
三、應用。 答案如何轉化為生活上用的技術。
這三者是相連貫的,必然是由問為什麼,然後找出何以致之,找出何以致之,方能解構重組成自身所需。
如同琥珀何以磨擦後可以吸附小物件? 因為靜電,那靜電何以產生? 因為電荷之間的交互作用,而了解這一現象後則可以用靜電來吸附細小的灰塵等。
費曼在解釋科學是甚麼,並不是順序的說明,而是倒推的闡述。
先指出,技術是有價值的,但其運用於好的或壞的,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情,但能夠因為另外一個層面的事情來否定技術本身的價值嗎?
這就好比,核能技術一般,是的,核子物理的發展促進了核子彈這種高殺傷力的武器出現,但同樣的也令能源的取用多了一個選項,今天若只是核子彈這一層面而全盤否定核能技術的時候,是不是也將核能能源這條道路給一併封死?
這裡書中談到了一個例子,費曼曾經跑去巴西教書,他發現到在山上的平民們要用水都要下山來取用,他在想,為什麼不能夠接個水管用個抽水幫浦去打水上去呢? 這在技術上並非不可行,因為另外一個富商住宅區就是這樣子做,那問題出在哪裡? 費曼沒有明說。
問題並非出在於技術力的不可實行,而是出在於人為的因素。 這是費曼想表達的意思,技術是有價值的,但如何運用在於人,但不能因為人將如何運用,而認為技術是沒有價值的。
接下來談到知識,法拉第認為只要觀察的足夠仔細,整個宇宙都會在你面前開展。 而法拉第在觀察的過程中,霎然打開了化學與電學倆門學門統合的大門,這就是發現知識的價值。
發現知識的價值是甚麼? 可預測性。 如同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打開了對低速空間的可預測,不需要抬頭觀察夜空,也能知道月亮走到哪個位置,世間本來掩藏在黑暗之中,三大運動定律,燃起了熊熊大火,徹照八方。
最後,是談到方法。
方法就如法拉第所言,觀測。
希臘人崇尚思想,但思想未必表示事物為真,如同亞理斯多德認為同樣高度下,若丟下兩個物體,重的事物會比輕的事物要更快落地。 這個說法聽起來在正確不過了,但真是如此嗎?
根據自由落體的公式來看,重力場對於等高度物體落下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這無關乎該物體的質量為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3-CfukEgs&feature=youtu.be
nasa之前在真空環境中做了實驗,鐵球和羽毛在同一高度下墜落,確實同時落地。
所以,觀測才是檢驗事物是否為真的最終標準。 當然,這裡會說有些數學公式推導出來的結果沒法驗證,但注意這是指數學,數學只要符合邏輯的推導,其結果縱然荒謬但是為真。 但若運用在物理之上,若是無法觀測,那麼其就僅能在數學上為真。 因為無法觀測的事物,對我們而言並無意義。
那麼如何解釋觀測結果? 需要客觀性,客觀性即是不能因為這結果是自己想要的就選擇它,倘若觀測一百次只出現一次自己藥的結果,那麼要去想是理論有問題而非選擇那一次結果說我的理論是可以的。
書中講了個笑話,農場主人養了一群黑馬、一群白馬,他發現到黑馬吃的飼料比較多,冥思苦想之下他認為這群黑馬有問題或是白馬生了病,但旁邊有人這樣說,會不會只是你黑馬養的比較多?
所以觀測結果雖為檢驗的最終法則,但如何詮釋觀測結果,也是很重要的。
而方法最重要的是甚麼? 是想像力。
想像力是甚麼? 就是要問為什麼。 為什麼才是一切知識的緣起。
另外,在這一講中,費曼提出了一個想法。
科學只能針對法則下的進行分析,在其餘地方如文學、享受生命等是無能為力的,但無能為力不表示其餘面向不重要,恰恰相反的是,也許這其餘面向才是最重要的。
打個比方,朝如青絲暮白雪,在形容時光飛快的言語,當然若是以科學進行分析,理論上可行但現實上做不到,但其重點是在光速的時間膨脹效應嗎? 不是吧,而是在對時間不等人的慨歎了。
以及一個相當大的重點。
一、定律不等同觀測。
二、實驗永遠不準確。
定律不等同於觀測? 不是由觀測結果才總結出定律嗎? 那定律為什麼不等於觀測? 因為觀測永遠不會準確? wtf? 觀測為什麼永遠不會準確? 這牽扯到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當你準確測量了一個電子的位置,那動量的誤差將大的驚人,反之亦然。 那為什麼如此? 今天我觀測一個電子,既然是觀測,我總要發射一個波,但波打到電子,電子的位置就改變了。
無法準確同時的測量電子的位置與動量,既然無法準確的測量,那麼就會產生不確定性。
所以,實驗永遠會不準確,既然實驗永遠不準確,那觀測結果僅能證明到目前為止是這樣,而從當中總結出的定律自然也只是,至目前為止為真的定律,而不表到未來也一樣為真,只要產生一個反例,定律就產生問題。 而既然有反例出現的可能,那科學家們心中必須有存疑的觀念,這個結果只是目前是對的,但未必會一直對下去,因為實驗結果是永遠的不準確。
是故,總結出此講的兩大重點。
「存疑」、「不確定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