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讀<<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讀<<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這本書的所闡明的辯論,並非基於知識上的是非爭執,而是於辯論當下的勝負,這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基於知識的辯論,雙方都在捍衛彼此所認定的真理,而透過邏輯來檢驗彼此的主張。

但後者則不然,因叔本華主張「客觀的真理並非顯而易見的」,所以辯論的雙方不能很簡單的說「我代表真理」,所以以此推論,既然雙方都不能代表真理,那麼先贏下這場辯論後在追求真理也不遲。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讀<<噬罪人>>



讀<<噬罪人>>

呂秋遠律師所著,其內容梗概是其執業所遇到的各種案例,而從各種案例中,所看見的並非是僵硬的法律條文,而是更為幽深的人性。

噬罪人,據書中所稱是引用自十七世紀中英國作家巴格福特的記載。 其記載大意如下。

在英國鄉村中,有這樣一個風俗,在人死後家屬會在他的胸膛上放下一塊麵包,雙眼各放一塊銅錢,此時會有一個人走來將麵包給吃掉、將錢拿走。 麵包的意思是將死者的罪惡給繼承過來,銅錢則是家屬給的賞錢。 這樣子一來死者則可擺脫此生罪過安息而去。 而過往擔任此職位的多半是乞丐、遊民之類的底層民眾,所以只求吃得飽有錢拿,那無形的罪孽就隨意了。 所以噬罪人也被厭惡,和當代律師的處境有九成像,所以呂秋遠律師以此為書名了。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讀<<認識責任>>


讀<<認識責任>>

這本小書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出版的民主的基礎系列套書中的一本。 這本書所鎖定的年齡層是國小高年級到國中生這區段,所以本書的內容在我看來極為淺顯,但是淺顯中這本書卻又提出邏輯化的思考工具,這點殊為不易,它並非告訴你一個答案,而是告訴你在做決定前你應該考量甚麼重點。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讀<<科青趕時間科學教室>>



讀<<科青趕時間科學教室>>

書名道盡了一切,趕時間的人又想了解一些科學知識的人,這本書可以讓你看的快、又能收穫些科學知識了。

談談書中三個有趣的知識。

第一,五秒定律?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篇文章,大意為東西掉落到地上,五秒內撿起不會(或至少極少量)被細菌感染。

讀<<先秦史>>



讀<<先秦史>>

這本書是傅樂成找青年學者所撰寫的中國通史的頭一本,作者為蕭璠,書中時間軸從書名就可以得知,即是中國上古時期到戰國時代,書頁約莫兩百頁,略讀一日內可看完,是本小書了。

按照慣例,仍是談談有興趣的部分。

書中談到商代,從商代開始,可以看出中國在器具製造上已有分工化、規模化。 那這從何得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