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讀<<先秦史>>



讀<<先秦史>>

這本書是傅樂成找青年學者所撰寫的中國通史的頭一本,作者為蕭璠,書中時間軸從書名就可以得知,即是中國上古時期到戰國時代,書頁約莫兩百頁,略讀一日內可看完,是本小書了。

按照慣例,仍是談談有興趣的部分。

書中談到商代,從商代開始,可以看出中國在器具製造上已有分工化、規模化。 那這從何得知呢?


從鄭縣紫荊山遺址中發現骨鏃、骨笄為多數,安陽北辛莊、大司空村遺址則以笄、笄帽為主,從則可以想見,每個作坊器具的製造以單一的產品為主,這表示著在器具製造這個行業裏面有了分工的現象,而從青銅器的製作也可以得見類似的情況。

如在安陽孝民屯、鄭縣南關外、小屯村東南的苗圃北地,都有發現到大量的煉渣、煉鍋、木炭等遺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苗圃北地並未發現銅礦石,可以顯示這裡是專門鑄造之處,而其用地超過一萬平方公尺,可以想見當時的青銅器鑄造有了相當大的規模了。

在書中亦有提到周禮考工記所載,青銅器的合金比例為「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而於商代晚期所鑄造的司母戊大方鼎其內中的合金比例為,銅的百分比為八四.七七、錫一一.六四、鉛二.七九。 兩者據書中所言是相去弗遠。

一開始我將考工記的合金比例誤以為六:一:三,但從這比例推算,銅應為六十、錫為十、其餘金屬共為三十,顯然於司母戊大方鼎的合金比例有著極大的差距。 但若是再細究其原意,將總量看作六分金加上一分錫,加總後得七。 

(六分其金 ÷ 七分總量)X 100% = 85.7%

(錫居其一 ÷ 七分總量)X 100% = 14.2%

按此結果與司母戊大方鼎才可說是差不多了。

而由這裡令我有所思考,有時候我們一開始以為應當如此的東西,未必然是對,因為人的天性是遇到感覺不對的事物,就先假設對方有錯,但實際上未必如此,一切都需要經過辯證的,如當我懷疑書中所載似乎有問題時,就實際去做運算,而一開始的運算結果是錯誤的? 原因是甚麼? 因為看到了書中所載鉛二.七九,誤以為考工記所載「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之外還有三分其餘金屬,實際上其餘金屬確實有,但並非三分了,但因為習慣於十進位的數字,就將其腦補還有三分,導致計算結果大大的不同,而得出這個結果後,由於相差太大,令人不禁懷疑是否算錯亦或是書中所載有錯誤之處,但想想他人犯錯的機率我不得而知,但我自己犯錯的機率卻是在所多有,於此概念再行細讀原句,在依其原意再行運算,其結果如上所述了。

所以以此得教訓為,一,不須過度腦補、二,習慣於懷疑、三,多去辯證了。

有些跑題了,接下來再說說商代的君主。

商代的君主具備政治、軍力、經濟、宗教等多重身分,但這並非表示商代是中央集權的,實際上商代那時地方氏族的力量相當強大,後世的周代亦有同樣的狀況。

政治面從疑似國都毫的鄭縣二里岡遺址的大小可以得知,其城內面積三百萬平方公尺,殘牆高度九公尺,倘若動用一萬人,每人每年工作三百三十天,需要十八年。

從這裡可以知道,商王可以動用的人力極多,在冷兵器時代,人多才是硬道理,由此可以知道商王的政治力量。

而從卜辭中的記載,商王對外征伐動用過千人、三千人、五千人、三萬人等軍隊,這也足以證明商王的軍事力量。

但商王縱然有政治、軍事的權力,但不表示那時的商王具備後世所謂的中央集權的概念,實際上商王仍須與各地氏族進行協商,這從<<尚書‧盤庚>>可見端倪。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茲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

「古時先王和你們的先祖,都曾經同甘共苦過,我對你們豈敢加以不合理的刑罰? 世代讚美你們的先祖們功勞,我也不敢埋沒你們的好處。 現在我隆重的祭祀先王,你們祖先有功的,當然也參予配享,降福或降災,悉聽天意,縱然我們關係很好,但也不能給諸位不當的好處。」

「嗚呼!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隱哉!予其懋簡相爾念敬我眾。朕不肩好貨,敢恭生生。」

「哀! 諸侯、師長們以及管事的官吏們,希望你們安定下來。 我會盡力選任你們為助手,你們也時常憐憫我們的大眾。 我不貪財貨,能跟你們共同從事謀求生存。」

以上兩段是出於盤庚遷都,若是中央集權,這遷都哪需要和眾人商量? 正因為商代還遺存著新石器時代的氏族力量,商王縱然有所權威,當仍須於其協商了,這兩段足可旁證了。

再者則是談談周朝,周朝之前有談過不少,如封建與宗法的雙重統治架構等,這裡則談談周朝對天命的看法,先前也曾經講過,但天命如何判斷? 而這如何判斷又造成甚麼樣的影響。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泰誓>>

「上天所見,源於民眾所見;上天所聽,源於民眾所聽。」

又言「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從這可以得知,天命即民心,民心則天命。

「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尚書,酒誥>>

「人不要以水當作鏡子,而要用人民當作鏡子。」

從這可以得知,周人將天的觀念慢慢的融入人的觀念,這代表的是,宗教力量的式微,以及以人為本的力量興起。

這由西周末年會痛罵「先祖匪人」中可以看見,對宗教的虔誠,周不如商矣。 這由「天非虐,惟民自速辜。」中也可得知,西周慢慢的脫離神鬼思想,建立起人是自身行為的主宰,必須為成敗得失而負責,成並非因為崇敬神鬼、不成也非因不敬鬼神,實則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事件夠不夠重視才導致事情的成敗了。

這本書暫且先談到這,關於春秋戰國,封建何以崩潰,如何轉換成中央集權,我想留到<<說春秋‧孔子世家>>再行講述了。


簡言之,這本書雖是小書,但可以說是小本教科書了,對先秦史想要有初步的了解,這本書是個好選擇了。 但須要注意,由於近來考古挖掘,有許多文物出土,所以在史前一段,有諸多資料新增,在閱讀時須慎思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