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讀<<歷史長河--中國歷史十六講>>


讀<<歷史長河--中國歷史十六講>>

開宗明義地將中國歷史劃分為十六個講題,這本書是中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樊樹志的通識教材精簡而成,既然是精簡的產物,那麼則有所側重,本書的側重方面為一個朝代興衰之因,對於戰爭、人物臧否就少有論述,縱有所論也是因時代於其身上體現之故了。

依照慣例仍是談談有興趣的部分了。

在諸多史籍上載明,春秋戰國是禮崩樂壞的時代,那麼甚麼是禮? 甚麼又是樂? 它們的作用又是甚麼?



禮樂制度的存在,於西周時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而制度若不因時而變,自然會不合時宜,而不合時宜則會使制度名實不符,名實不符則會導致制度的革新抑或是崩潰。

禮,是等級差異,如祭祀天子方能祭天,諸侯僅能祭似大山河澤。 而所用的樂舞天子方能用八佾,諸侯只能用六佾、士大夫四佾,從這當中可以看出,禮是用來界定上下間的關係,在哪個身分那就只能做甚麼樣的事情,而當大家都遵守這套規則時社會自然穩定。

所以,禮的前提為一個階級化的社會,而禮的誕生又令階級化的社會更形穩定,因為它提供了理論依據。 是故禮的本質可以說是差異,用以告訴所有人你們各有規則需要遵守。

那麼看起來有禮似乎就能保證社會的穩定? 在短期層面上是如此,但中長期而言禮體現出差異,但差異會使人心中產生不平衡,為什麼他可以我不行? 所以為了最大限度避免不平衡,樂於是與禮並重,我們常聽到某些音樂心情為之昂揚又或著為之哀憐,音樂可以引發人心中的共鳴,而人一但有了共鳴對於不平衡感則會有所消退,因為共鳴是沒想到你也會有這樣的情感,這沒想到就會削弱平常因身分階級的差異而產生的不平衡感受了。 則即是透過樂使得彼此和諧共感。

「同則相親,異則如賓。」 樂使人相親相愛,禮使人互相尊敬。禮與樂,一者為差異,一者為和諧,一異一同相得益彰。 

周公之設計禮樂制度,於彼世可謂是卓越的政治思想了,但誠如前所述,一個制度必須因應時代,若時代向前,制度仍不改,那麼毀壞自然可以料見了。 畢竟立足在差異的社會,用一時的和諧僅能維持表象,但內在的不平仍在緩慢孳長,等到其勢漸大,禮崩樂壞是必然事了。

再來則談談周朝的封建,周朝將天下分封給自己的親族以及有功的臣子或是當地的有力人士,但多數仍是以自己的親族為主,於一開始封建的七十一個諸侯,姬姓五十三人,異姓則十八人。 對於前者可以視為「封建親族,以藩屏周」,後世漢高祖劉邦封同姓王、明太祖朱元璋封皇子為王,概念因由此而來,後者則為用異姓諸侯來控制戎狄蠻夷。 這就如<<從歷史看領導>>中所說的上中下三層結構的相互聯繫來保障西周的統治權。

但封建引發了甚麼? 周王將天下分封給諸侯,諸侯又將土地與人民分封給卿大夫。 那麼對於卿大夫,乃至於士、庶民,他們所效忠的對象又是誰? 對於卿大夫而言其所效忠的對象是諸侯,對於諸侯而言其所效忠的是周王。 但當諸侯有不臣之心時,又該當如何? 這是分封制度內在的缺陷,即是「國」與「家」的對立,當對立發生時,王權若無強勢的力量時,將導致各諸侯妄自尊大,如周鄭交質,堂堂周朝竟須與臣下交換人質,而境內的麥子被鄭國割去也不做動作,從這可以看出周王的威信已然掃地,而造成周王威信掃地的原因來自於平王東遷以來,依靠諸侯支持來重建周朝,而依靠他人自身必然受脅,諸侯以此怠慢王室,是以王室地位每況愈下,封建制度的本意是為「封建親族,以藩屏周」,但到頭來卻諸侯恃武,以勢逼上。 從後世的七王之亂,明成祖篡位均可見此狀況。

所以,從王命不行,階級差異日漸弭平上可以看出,封建制度與禮樂制度兩者的配合,隨著時代的變遷,勢力的消長,本來可以用以維持社會穩定和諧的制度,也隨之崩毀,其原因在於強調等級差異的社會,是難以弭平人心中的不平,而這不平隨著實力的增強則可以挑戰舊有規則,甚至於推翻再造。

周朝談完了,那來談談秦朝,在秦朝這一講中,有談到中央集權的前提,第一,制度上的統一,即是耳熟能詳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度量衡、文字、貨幣、車道上的同步,讓秦朝的統治區域都用同一套標準,而有同一套標準在政令的實行上就可以簡易化、清楚化。 第二,交通的便捷,秦始皇興建了馳道、直道用以溝通天下,原因在於交通的便捷可以使政令迅速下達,也可以使民情上通,更重要的是易於進兵平叛。 最後就是統一輿論,控制意識形態。 這很著名的是「焚書坑儒」,但焚書並非焚毀全部的書籍,而是指<<詩>>、<<書>>類的,其原因在於當時李斯與淳于越進行是否恢復封建置的辯論,李斯得勝之後,認為這些人都是「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而建議焚燒這類書籍,避免他人再用歷史來反映現實。 那所謂坑儒,是指處死誹謗秦始皇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餘人。 坑儒的目的在於殺雞儆猴,令天下讀書人噤若寒蟬知所進退。

不過如晚唐詩人章碣所寫。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實際上,書生造反,三年不成。 秦始皇這一著,並不高明。

後世的皇帝如何控制意識形態? 秦始皇的殺成效並不顯著,那麼該怎麼做? 很簡單,利用功名來引誘讀書人,而要取得功名必須精通儒家經典,漢武帝時代經學為主,經學是甚麼? 解釋儒家經典。 當漢武帝利用這種方式將讀書人給空耗在詮釋經典的內容時,讀書人自然無暇他顧,而透過詮釋的過程也將意識形態刻入讀書人的內心,所以透過這個方式,漢武帝以及其後的君王對於意識形態的控制有了一套方式了。

最後談談明朝的心學以及東林書院,心學是對理學的反動,認為「心外無物」、「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心學之所以可以風靡當時,是源自很簡潔易懂,但後世的發揚者則將之解釋為隨心所欲,想做些甚麼就做些甚麼。 而到了東林書院時,東林書院有感於當時人們「束書不觀,遊談無根。」 所以重新解釋書本,以此端正世風。

這「束書不觀,遊談無根」八字,我十分讚同,現今之世見人終日議論,但細問之下,卻感其立論不嚴、引喻失義、例證不當、邏輯矛盾,而問至末尾卻僅餘我感覺應當是如何如何,這我感覺就類同遊談無根之意了,當你說話寫文章時,必須要有其根基,這根基不必然要來自於書籍,但必然要有,沒有根基的議論就如同浮萍,隨風而飄盪也禁不起細論,那麼這議論就變成了人們只想「說」,而「說甚麼」則不重要。 當有人質疑時,就說我感覺就是這樣,不要多問了。 而旁觀者也憑我感覺這說詞對我胃口,所以就相信它了。 坦白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風氣,要認同一個說法,不是憑感覺而是要檢驗這說法合不合理了,這才是重要的。

最後,這本書畢竟是中國學者所寫,其內容仍隱含著大中國主義,不過當作了解中國人如何看歷史的入門作品,仍可以一觀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