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似曾相似? 既視感?

很有趣的一個概念,分享一下。

我們是不是常有走到某處、看到某物,而心中升起一股「似曾相似」的感受? 而這個「似曾相似」的感受,有分為科學理解和靈異理解。
靈異理解是前世今生、靈魂出竅等,前世今生意指前世的我做過這個事情,比如前世的我看過古井爬出女人,然後今世的我看了七夜怪談覺得這個場景似乎看過,然後心生奇異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叫似曾相識。 那靈魂出竅這個字面理解,就不多加解釋。



科學理解則是既視感,在勞累不堪、壓力過重時容易發生,可能原因有這東西是剛剛看到,還是舉古井的例子,我看到了古井但他還需要一到兩秒才會在我的意識中產生出我看到了古井,但神經已經在幾毫秒的時間傳遞影像。

但因為處理錯誤,導致我以為我曾經見過這個景象,而這裡的錯誤有可能是負責這一段的神經元同時放出訊號,本來放出訊號的順序是A->B->C,但同時放出變成A、B->C 所以才會產生似曾相似之感受了。

兩種理解講完了,可以進入萊布尼茲的一個觀念,萊布尼茲是誰? 理科、工科的對他的人可能陌生但對他發明的東西顯然是不陌生,他發明了甚麼? 微積分。 和牛頓並列發明微積分的一位高手,而現今所使用的微積分符號是沿用萊布尼茲的系統。

萊布尼茲曾說:「這個世界不完全是善的,充滿了罪惡和痛苦。但這個我們的世界,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裡最好的世界。」

而在「棋王」這本小說中,我看到對這個觀念的解釋,裡面是這麼說的,每一個可能存在的世界,都像是一個泡泡,你只要調製好泡泡水再拿根吸管就能吹出很多個泡泡,這些泡泡同時存在,而同樣一件事情在這個泡泡和那個泡泡所表現的型式是不同的。

就如我我在這個泡泡裡車禍受傷了,但在那個泡泡裡碰的一聲我恨離塵世了。 而這兩個泡泡裡除了我的生死之外其餘全部相同,但這兩個世界一開始的差別可能就是我的存在與否,但後來兩個泡泡越來越遠,在我在的世界血脈永存,但我不在的世界沒有血脈,千百年後,兩個世界將截然不同。

而萊布尼茲的意思即是,我們的泡泡是最好的泡泡,有無數個泡泡存在,但就我們這個是最好的,也許在那個世界我很失意,但在這個世界我很快樂,但換個角度想想也許在這個世界很無趣,但在另個世界很有趣。

那我們該怎麼知道自己在哪個泡泡呢? 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泡泡但不是有意識的選擇而是無意識的賭注,這就要牽扯靈魂的概念,你在這個泡泡不快樂,你的靈魂一咬牙就跳上別的泡泡,在這不同的泡泡相互轉換,而似曾相識感套用到這個理解上就多出了一個解釋,你的靈魂剛從別的泡泡跑到這個泡泡,而現在做的事正是那個泡泡你曾經做過的事情,再重複那個世界的過去經驗。

每個人都會選擇他覺得不錯的世界,那怎麼說我們這個是最好的世界? 所有的世界只有一個最受歡迎,大多數的靈魂都會集中到這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就是現在的世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