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的溝通是需要學習的。
小野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就算選錯,人生也不會毀了。>>
在文章中,小野提到了,選擇沒有好壞,就算失敗、就算走錯路,也都有意義,都使你成為「今天的你」。
而他也提到,你以為孩子在做選擇,但是他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另一種是,他的選擇是為了滿足大人,而非自己。
小野為什麼在後來的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是用尊重是用陪伴,這是他經歷過他體會過,所以不讓同樣的心理歷程在孩子身上出現。
但父母真的做錯了嗎? 那個女孩子的父母真的做錯了嗎? 其實不然,他們只是沒有用適合的方式來讓小孩子理解而已,他們為什麼要她不要買的因由沒有好好的用孩子的方式去讓她理解。
可能女兒想買的東西代換率很高或是她買了往往沒多久就不玩了不要了這都有可能。 而我們所見的只是當下單一的場景,並沒有體認到它背後可能有的原因是甚麼。
皮亞傑有個<<認知發展理論>>它的主要意涵是兒童在每個年紀都有一個發展階段。
感知運動期(0~2)=>前運思期(2~7)=>具體運思期(7~11)=>形式運思期(11~16)
感知運動期是指物體恆存,即是當物體離開兒童的視線時兒童知道物體仍然存在。
前運思期,則是以自我思考為中心,知覺集中化、與不可逆性。
自我思考為中心這很好理解,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無法換位思考。 而知覺集中化是指將A、B兩個管徑窄的容器內液體倒入管徑寬的C容器問兒童哪個高,兒童會說A或B高。 不可逆性則是,不具備回推的能力,即無有邏輯能力。
具體運思期則是可以將前運思期的三大特徵加以反化,即是可逆性、去集中化、去自我中心化等。
形式運思期則是具有邏輯推演能力。
一般的兒童都是按照這個階段往上去走,但重點來了,這個階段是有著不可逾越性,你告訴他超出一格,他還是會回去原本的那一格。
比如一個兒童和他父親出遊,看到了一隻烏龜在地上爬行,就說拔拔是烏龜耶,爸爸就會說是烏龜,你很棒哦! 而在走了一段路,又看到了一隻烏龜,孩子就會說:拔拔你看是剛才的那隻烏龜哦! 拔拔會和他解釋這兩隻烏龜是不同的。 但孩子不會懂因為它還停留在前運思期,你用具體運思期去和他解釋他是不懂的。 但這無損於他的快樂了。
所以所謂的適性即是如此,當有的時候我們用成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時,往往會少了這點思考,以至於我們以為給它一個很棒的答案,但在他看來根本和垃圾沒兩樣。
看到這裡,可能會說我怎麼矛盾了,前面說可能是孩子的問題這裡又說是父母的問題。 其實這並不矛盾了,因為孩子不懂父母也不懂,對於不懂的人我們要給予的除了點出問題所在更要告訴他們該如何做了。
所以開宗明義才說親子的溝通是需要學習的。 而不是雙方的敵對,孩子懂了,或許無法改變甚麼但至少可以不讓下一代有同樣的情況發生,而父母懂了那他就會選擇尊重與陪伴了。
而無論如何,對立抗衡是最難堪的局面,而這更是我所想傳達的意思了。
最後做個分享。
心理學家佛洛姆有個概念,我們要學會對最親近的人,永遠喜悅他們身上新長出來的思想行為,哪怕是跟我們期待的不同。「biophilia」孟東籬將其譯為「愛生哲學」「bio」是生命的、活生生的「philia」則是喜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