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辯的一種模式。
近來有與人談論到一些議題,而觀察其人善用的方式是設立一個框架,這個框架是以極端性的考量為主,所以當跨入這個框架,等同於若入了其人所佈的圈套,越是深入越是緊縮,直到鎖死了反擊的力道,從而贊同對方的主張。
這種方式是對的嗎? 這就要取決於對論辯的意義了。 有些人對於論辯是要尋求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說法,有些人則是傾聽不同的聲音,更多的人是只為了勝利。
那遇到這種方式要怎麼做?
我舉一個例子。
墨子的門徒禽滑釐遇到了楊朱,就問了楊朱。
「拔你的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能得到好處,你要不要?」
楊朱心裡想到。
「媽呀,變態是否,看來是自苦到精神錯亂了,連我的毛都不放過了。」
「嗯..... 天下的問題,又哪是一根汗毛可以解決的?」 楊朱鎮定一下心神這樣回到。
「我假設一下而已,那我再問你一次,若是拔你一根毛,能定天下,要不要?」
「泥馬的.....」 楊朱默然不語,心裡只想遇到了一個變態了。
禽滑釐以為自己贏了,高興非常,然後走出門去遇到了楊朱的門徒孟孫楊。
「孟孫楊,和你說一件事,你師傅被我問倒了,科科。」 禽滑釐說了事件的經過給孟孫楊聽。
孟孫楊說。
「你不懂我老師的意思。 換我問你一個問題。 有人扁你一頓,然後給你一百萬,你要不要?」
禽滑釐回說。
「當然不要,打我一次哪夠,要也要打一百次。」
孟孫楊又問。
「砍你一條腿,給你一個國家怎麼樣?」
禽滑釐沉默了。
因為他知道,孟孫楊接下來要問甚麼。
孟孫楊接下來要問甚麼?
列子上沒有記載,但我想他是會這樣問的。
「若取你一命,予以天下,要嗎?」
禽滑釐之所以沉默,是因為他了解,原來楊朱的沉默也是同樣來由。
不入局,就不會有勝負,貿然進入對方所設的局,就如同孫子所言。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乎無算乎?」
對方的框架,是經過審慎的推導架構,是請君入甕更是多算勝少算乃是無算。 所以避免進入對方框架,是應對的最佳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