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對個人價值觀的一點思考
歷代帝王除卻開代帝君外,其繼承者多半會安排老師進行教導,其中歷史是一個重大的課程,為什麼?
司馬遷對歷史的想法是甚麼?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所謂究天人之際,即是宇宙觀、人世觀的規律是甚麼。 通古今之變則為了解古往今來的興衰成敗。 最後依據這兩者而成就自己的說法。
這看起來和政府的價值觀塑造很像。 真的很像。 但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塑造,但是是自我對自我的更新與昇華的塑造。
而年鑑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的費夫爾是這樣說的。
「歷史其實是根據活人的需要向死人索求答案,在歷史的理解中,現在和過去一向是糾纏不清的。」
這段話可以搭配克羅齊的經典語句去看。
「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綜合兩者可以看成,歷史雖然是在表述過去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是反映出現實的某種樣態,而透過閱讀、研究、思考、反省,歷史將能映照出現在甚至於未來的幽影。
那要怎麼做?
清代左宗棠是讀書有這樣的說法。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 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
宋代史家呂祖謙是這樣讀歷史的。
「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而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
這兩位讀史都是將自己身歷其中,以己身換古人,已今思考舊事。 然後書與人方同為一體,如此方可說是讀史之要了。
而這一步要達成,需要很久的時間。 那比較次一點的呢?
唐太宗。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讀歷史,偶爾會讀到與現今狀況雷同之處。
如近代史學大家陳寅恪在圍城之時,取了一本<<建言以來繫年要錄>>,讀到汴京圍困諸降卷,淪城之日。謠言與烽火同時流竄。陳寅恪拿現在的狀況對比過去的狀況相互印證,不禁感覺汗流浹背,覺得生平讀史從無如此親切有味之感。
所以,當讀到<<秦始皇本紀>>
「尉繚道,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再印證如今的政局,你不由得會有種悚然一驚的感覺。
而讀到法國大革命的末期的暴民政治與現在的一些情況,也會有或許有可能如此這般。
而讀到賈誼的<<陳政事疏>>時,有會深感原來在權力面前是無所謂忠誠。
歷史大可以印證時局流變,小可以知曉應對進退。 而最重要的是,歷史可以告訴你。
「原來如此。」
這是歷史對於個人的幫助,也提供一個思路去想想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5dBfRixw2o&index=1&list=PL2C054A1D4DD9E611 謹以此部影片中3分零3秒開始的旁白做引言。(雖然是動漫,但APH確實以擬人模式更活靈活現的寫出了各個國家的關係)p.s大愛本田菊與普魯士((譯:本田菊是謂日本,普魯士是謂普魯士帝國)
回覆刪除歷史,小者可為記錄過去中國歷代各朝的興衰演變,大者則為國與國之間,彼此競爭權勢地位、殖民地、經濟資源、文化教育等綜合起來的一部史詩。
例如:中古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到現今的資訊技術革命,其中能看出人類為了追求社會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術上的進步,不斷在成長著。
而其中東方與西方的交流更不能隨意否定,尤以台灣這塊土地,上頭融合了太多來自東西方文化的足跡。而更不必說在宋朝發明的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後來經由蒙古往西方擴展領土間接入歐洲後,對西方政局的影響,以及中晚明西學傳入,對於中國科技、天文學、數理、藥學等影響也不容小覷。
而在歐洲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催殘之後,世界的輪軸轉動使得最初為英國殖民地,因為各種高額稅收,和積極的想要爭取自由權利,而最終獨立的美國偃然成為了新領袖。
這仿若又是一場世代的交替。
而亞洲更是如此,經過兩次原子彈轟炸的日本,憤發突起成為亞洲至今仍然可以稱上第一的強國(若排除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強勁發展),四小龍>>南亞五小虎的輪替(當然,台灣在四小龍中的處境是目前最為艱辛的,但其餘三龍也各自有著問題),各洲的經貿聯合組織、或者是以中、美為首而形成的RCEP、TPP組織也逐漸發展為頗有當時同盟國、軸心國互相競爭的味道。
而所謂,文史哲不分家,在與歷史彼此乳水交融的情況下,文學這塊領域也誕生了許多鉅作,在在反應了當時的政經環境。(例如:湯姆叔叔的小屋、戰爭與和平、亞細亞的孤兒等)
而若不以洲為大略的劃分,我們細看夾雜在中、日、美三國之間的台灣與在歐盟、俄羅斯縫隙之中求生存的烏克蘭,在某種意義上,兩者是很相似的。
最後,以一句能形容歐洲史的概要做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其實也是在循環之中讓人體悟真理的一門哲學。
近來開始重溫中國文化史新論,裡頭內容於此不謀而合了。
刪除誠然,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在台灣這塊土地是有了融合交流的現況,而十九世紀末中國的知識分子所倡導的「中體西用」,或是民國五零年代的中西文化論戰中,都將東西方文化做一個二元對立式的劃分。
在內中所蘊含的概念部分為,西方的成就僅限於物質科技層面,而東方的成就則是內在心靈的,只是這難以解釋西方從希臘三哲到牛頓、迪卡兒等的思想了,所以將東西方文化用一把自我衡量的裁刀一刀斬下然後說這邊是東方特質、那邊是西方特質,這種說法是將文化流於「精神vs物質」、「傳統vs現代」的簡化手法了。
一個文化的發展是物質與精神息息並進的,兩者是會相互通用的,這就好比因為農業技術的進展導致可餵養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而機器的發展更將人力從重複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這在在都可以明證,物質與精神不是對立而是互為表裡的。
而東西文化之交流在十七世紀的台灣是最為明顯的,從荷人、明鄭、日本等的交互影響,讓台灣這塊土地不至於流於中國海盜或是日本倭寇的躲藏地而成為與福建、日本九州為三邊的貿易區塊,而交流也在這三邊貿易中相互影響茁壯,台灣因為荷蘭人來台而得到西方文化的注入,也因地理位置離中國較近而避免了南洋華人移民受西方殖民統治的影響而成為次等民族,所以說台灣是東西文化融合的一塊地域是在明確不過了。
節錄我高中國文老師在臉書上的一篇文章,頗有趣味及人生哲理
回覆刪除據說一個美國老師,給他的學生上第一堂課時,教材是一粒葡萄乾。
他發給每人一顆,要他們放進嘴裡,精神集中地細嚼慢嚥。
並且要花上一堂課的時間。
我覺得葡萄乾太甜,不需多費功夫,要嚐出那種甜滋滋的味道一點兒不難。
換成一粒飯,或指甲大小的豆腐如何?
嚼跟嚥的功夫就要更細致了,
否則不能出味。
當然,美國老師可能不吃米飯,也不知道豆腐的滋味。
但我還是覺得自己的主意更好。
那顆葡萄乾,無非就是生活,大自然,人生,也是整個宇宙。
我明白,因他是個教東方哲學的老師。
一粒葡萄乾,或一粒米飯,甚至一塊豆腐。
打開五官和心靈,全神貫注,細細咀嚼。只要五官和心靈純淨,就嚐得出各種層次的滋味。
未必是甜味,但最後綜合嚐到的,必然更豐富,更耐人尋味。
你若夠仔細,總會回甘的。
我的意思是:
味無味處有真味。此味盡在尋常處
古人在治學時,有兩種方式。
刪除第一,我註六經。
將六經的讀的精通而去闡述作者何如這樣寫,有怎樣的隱喻,最後托古而寄言。
好處是可以成就大家之言,但壞處是往往成就之時已是兩鬢霜白。
第二,六經注我。
將六經中自己感覺有道理的部分融會入自身的體誤之中,利用古人的智慧來提升自身的性靈。
好處是可以時間短收效快,壞處則為自己所讀未必然為古人真意了。
這兩者各有好壞,而如何取捨都是看個人了,但我想這也好比文化一般,不是非此則彼的,我們可以在特定的題目上精讀,在其餘的題目上略讀,精讀成一家之言,略讀則廣泛涉獵不拘一格,也許從這種模式之中可以更貼近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