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說春秋──秦晉恩怨>>
說春秋系列一共有七本,秦晉恩怨是第二本,整本的內容講述的是秦國的崛起以及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登位的過程。
延續上本我也只談談幾個有趣的過程。
說春秋系列一共有七本,秦晉恩怨是第二本,整本的內容講述的是秦國的崛起以及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登位的過程。
延續上本我也只談談幾個有趣的過程。
第一,事有反常必為妖。
人都會死,縱然他是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他還是會死。 但死也有好死和不好死之分。 那齊桓公很顯然就是不得好死。 而為什麼會不得好死? 因為智商低就不要亂思考,要聽智商高的人的話。 齊桓公在很多事情上都聽了管仲的話,但在這一件事情上他沒有聽,所以不得好死。 那是哪一件事情? 用小人。
話回當年,管仲將死,在死前齊桓公前去探視,管仲給了齊桓公一個建議。
「不可再親近易牙、豎貂、公子開方三人。 以往我不說是因為我能壓制住他們,現在我要死了,恐怕這三人將會對齊國帶來禍患。」
齊桓公聽了不敢置信說。
「易牙連自己的孩子都能烹給我吃,豎貂為了能服侍我自願自宮掉了,公子開方為了我連世子的位子都不要了,這三人對我忠心耿耿啊。」
管仲聽完這般回復。
「人之常情是愛子,連孩子都能殺掉還有誰不能殺掉? 人之常情是愛惜自己的身體,連自己的身體都不在乎,那還在乎甚麼? 人之常情是不離父母左右,連父母都可以拋棄的人,還有誰不能拋棄的?」
齊桓公聽了,乍然大悟,於是疏遠的三人一陣子,但最後仍將三人召回身邊服侍自己。
而齊桓公的結局是,當齊桓公重病之際,易牙、豎貂將宮中所有人趕走,將宮牆砌高、宮門封死,病死當中,無人送終。
這完了嗎? 還沒。 身死三月,蟲出屍不葬。
一代霸主,身後如此寂寥屈辱,其因由何在? 不聽管仲之言啊。
而這告訴了我們甚麼? 判斷一件事情,要去檢驗是否符合常情,若是不符合,他背後必然有大原因、大圖謀,而這時要去思考,這個原因、圖謀是甚麼? 而能思考的前題在於,能否發現「反常」的訊號。
第二。 用兵本仁義。
宋楚戰爭,於公元前六三八年,十一月一日。 泓水之戰正式開打。
泓水之東,宋軍佈陣;泓水之西,楚國陳列。
楚國渡泓水而戰。
宋國公孫固見機和宋襄公說。
「敵人多,我方少,趁他們還自過河,趁機攻擊才是王道啊!」
「不行。」
於是楚軍過河完畢,還在布陣中。
「趁楚軍還在列隊,趁機進攻。」 公孫固再次請求。
「不行。」
公孫正要繼續請求時。 宋襄公說話了。
「楚軍列陣尚未完畢,不可趁機進攻,別再說了。」
楚軍列陣完畢,宋楚對陣,摧枯拉朽,宋軍完敗。
宋襄公逃回首都,對這次戰爭發表了看法。
「仁義之軍,以德服人。 不能乘人之危、不能俘虜老邁的敵人、不能憑藉地利、不能攻擊沒擺好陣式的敵人。」
回到題旨。 用兵本仁義? 下一句是甚麼?
「然其取勝必在詭詐矣!」
第三,投桃報李?
晉惠公登基,三年大旱,民不聊生。 於是向秦國借糧,秦國上下討論了一陣,拍板定案,借。 天災人禍受害的是人民,不應當以個人恩怨為考量。
隔年,晉國豐收,秦國旱災。 秦國向晉國借糧。 晉國表示,不借。 我欠你五座城沒給,你心裡定然是怨恨我,那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借給你。
這段顯示出甚麼? 你幫助人,他人未必然會幫助你,更多的是找藉口袖手旁觀,靜待你自身解決,所以在幫助人時心裡要做好,這人恐怕是不會回報,而就當成義舉做善事,在心態上會好過些了,當然發生一次之後,記取教訓,對這等人不再相幫,也是一個處理方式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