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絕世不可重繼

近來讀了因為楚亡這本書在重看了留侯世家,有些感想就來說個故事了。

楚漢相爭,戰局進入相持階段,但漢處於弱勢。

是日,項羽領兵圍劉邦於滎陽。 劉邦被圍心中非常憂悶,憂的是是否會城破被俘,悶的是項羽真是兵強馬壯。



而正在劉邦愁眉苦臉之際,一名策士酈食其對劉邦提出一個策略。

酈食其說道:
「過去商湯討夏桀,封其後人於杞。周武伐商紂,封其後人於宋國。 今天秦國不講封建禮義,將諸侯國的封土皆歸自身統制,令其宗廟不存封土不再。 今天大王可以重新建立立六國後代為王,而這些被封的六王皆會感念大王的禮義,自然都會成為大王的臂助,這樣項羽自然就會失道寡助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甚麼?

「重立六國,再開封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秦代最著名的政績是書同文、車同軌。 而最令人稱道的是大一統中央統制。

春秋戰國各國馬照跑舞照跳字各書,沒有一個標準,今天楚國到趙國用的貨幣、軌道不同導致資源的浪費,而秦國雄吞海內討滅六國,建立了沒有封建只有中央地方的朝代。

秦末,陳勝亂起,各國再立,其原因是恢復舊國的國祚,打著大義好行事了。 而透過重立六國,讓4六國後代重享尊名,而利用這一重關係讓天下人心向漢而背向楚,所以漢得「道」,楚失「道」,這道就是民心。

劉邦一聽。

「讚。 那快去刻印章,你就代替我去封立六國。」

酈食其銜命而去。 正整裝之際,張良歸來。

劉邦這時正在吃飯看到張良來了就和張良說有某某出了這個計策給他。 並詢問張良的意思。

張良聽完,說了這麼一句話。

「誰為大王佈此計? 大事去已。」

劉邦大驚趕忙問為什麼。

張良就拿了一把筷子,開始說故事了。

第一根筷子。

「過去商湯伐夏桀而封其後代於杞,是認為自己可以致夏桀於死地,大王今日可以嗎?」

第二根筷子。

「武王討商紂封其後代與宋是認為自己可以得到商紂的頭,大王今日可以嗎?」

第三根筷子。

「周武王進入朝歌,表彰商容釋放箕子大葬比干,大王今日可以嗎?」

第四根筷子。

「將鉅橋的糧倉打開,把鹿台的錢財散盡,以給與貧窮之人溫飽,大王今日可以嗎?」

第五根筷子。

「周武王討商完畢,將武器倒置並用虎皮封存表示今後天下不需要戰爭了,大王今日可以嗎?」

第六根筷子。

「將戰馬放牧於山區,以表示不需有戰事了,大王今天可以嗎?」

第七根筷子。

「將牛群放牧不令牠們運輸以積存糧草,大王今天可以嗎?」

劉邦一連說七次不行。

張良將筷子合在一處說道。

「天下人何以離開親朋好友、棄祖先墳墓於不顧、離開家鄉投奔大王? 原因是他們想得到一塊封地。 若是今天重立六國,那這些人就可以各自回到六國王室手下去做封君了而又可不必離鄉遠遊可伴親人舊友祖墳,那這樣子大王要和誰一起打天下呢? 這就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八個理由。」

「只有使楚國不強,六國才會追隨大王,而現今楚強漢弱,六國會聽誰的呢? 大王如何令六國服從? 所以我才會說大王大事已去了。」

劉邦聽罷吐出口中的食物,臭儒生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 於是下令銷毀六國印信。

讀史讀到這塊,不由得感佩張良的遠計。 他看穿的是這個佈計可以緩解一時的威脅但無助於統一的大業甚至會招致敗亡。

前兩個筷子,表示是制人,有足夠的能力才能去制人。而沒有足夠的能力則是反被牽制。 今天你劉邦被圍城是制於人,如何用制人的方法去對付項羽?

第三根筷子則是今天勝者可以廣布恩澤,但如今態勢恐怕漢弱楚強,如何廣布恩澤?

而後四根筷子表示的是,今日還在戰時,而且我弱敵強,想罷兵不是我們說的算。

最後一根筷子則是總結。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今日天下人跟你劉邦,是因為你賞罰分明,而若是封國六王,那則是以血脈為考量而不是以功績,那天下人跟隨你的動機消失,於其跟隨你不如反過去跟隨六王,也可以得到封地也不需離家太遠。

而若是六國重立,究竟是講現實還是講禮義? 是因為你封他們為王他們會尊重感恩你還是是因為你強所以他們服從你? 若是禮義何以周王令後來不出王幾,何以王勢弱霸獨強? 既然如此目前態勢楚強漢弱,跟隨誰一目了然了。

而在這裡,更讓我感慨的是。

酈食其出身貧賤,但佈計卻是重立六國重回血脈貴族社會。 而張良貴族世家,祖父相國、父親相國。 這個人根本是貴族中的貴族,但在這次重立六國中,他反對了。

這讓我很震驚。

張良一個貴族出身的,既然會反對這個讓貴族重新發光的計畫,簡直不可思議了,但仔細想想。

韓滅、秦興、楚盛、秦亡、楚敗、漢起。

張良在這一連串的生衰起滅中,憑著絕代的才智和兵法,看透了那歷史的一瞬,明悟了這層道理。

「亡國難以再復,絕世不可重繼。」

原來,榮光只是迴光的剎那,時代已經改變了。 張良預見了這一點,所以鏗鏘有力的說。若以此計,大事去矣!

而這也許是張良對自己心靈的一個昇華了。 至少我是這樣認為了。

最後,一個人過去是甚麼並不表示未來會是甚麼,也許大多數的人都會因循著這個軌跡,但偶爾總有那一閃的念頭,讓車輪就此轉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