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讀<<說春秋──齊楚崛起>>

讀<<說春秋──齊楚崛起>>

一本說書式歷史,用的筆法和當年明月的如出一轍,當作趣味翻翻可以打發時間了。 以下只談談幾點書中有趣的部分。

第一,大義滅親是好還是不好?

衛莊公有兩位兒子,一位是世子完、一位公子州籲。 莊公死,世子完即位是為衛桓公,而州籲得到了石厚的幫助,組織了敢死隊,篡位幹掉了桓公,自立為衛國國君。

石厚知道州籲用這種「篡黨奪權」的方式,底下會有很多人不服,於是提出了一個方法。 攻打鄭國。 為什麼? 有兩重原因,第一是顯示自己的軍隊掌握力,第二則是轉移國內矛盾。 於是衛國組織了聯軍前去攻打鄭國,而這個打也有學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侵略,而是圍而不打,而也因為如此,衛國人民也還是不服州籲,州籲也知道這場戲白作了就就此收兵回國。

而此路不行只能另走他路,石厚就和他老爸石碏商量,石碏建議州籲去找周王,讓周王來冊封他,而州籲擔心周王不冊封自己,石碏就說可以走陳桓公的路子,因為陳桓公和周王不錯。 州籲說這方法好。 但實際上不好,第一,以力服人者,不得人心就不該四處亂跑讓人可以趁此機會行動,第二,因為被殺的衛桓公的老媽正是陳桓公的妹妹,也就是陳桓公是衛桓公的舅舅。

而州籲既然說這個方法好,就馬上去實行了,但石碏同時也修書一封給陳桓公,叫他要幹掉州籲。 陳桓公說好,但不自己殺,讓衛國人派人來殺,而衛國在派人來時也商量過是否要殺石厚這個幫兇,最後石碏說,殺了。

左傳對這事件這般記載:

「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也。」

那看起來大義滅親挺好的,但看看衛國接下來的國君行為。

衛宣公:淫亂、亂倫。 霸占自己的兒媳婦。 讓自己的兩個兒子慘死。

衛惠公:攻打周惠王,令立周惠王之弟為王。 不尊王室在春秋是檯面下的行為,在檯面上大家還是維持假象,而衛惠公這樣做,比篡黨奪權這件事還要無道。

衛懿公:養鶴專家。 大肆分封鶴夫人、鶴將軍、鶴大夫。

而州籲和他們相比起來,州籲能征可戰、尊崇王室、行為果決。 所以大義滅親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這往往當下難以論定,都要等待歷史做出裁決了。

第二,楚國和周朝是一個周朝各自表述嗎?

楚國的國君想稱王,但又擔心受到討伐,於是提出了一個構想,尊崇周朝為中央政府,然後讓周朝封楚國為王,統管南方。 這裡要提出周朝的爵位,王只有一位,就是周王,而爵則是分為公侯伯子男。 而楚國的爵位只是子爵,但其實力卻遠不止於子爵程度,而名實不符之下,自然想要名實相稱,所以有了這個雙王構想,同樣的還是尊周王為王,但我也是王,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這可能實行嗎? 周王會允許天有二日嗎? 想當然,不可能。

但周王能阻止嗎? 不能。 因為楚國是這樣操作的。

第一步,要讓隨國這個周朝王族封地前去遊說,而如何讓隨國去遊說? 先禮後兵,禮就是簽屬和平協議,兵就是你不簽就打你。 而對楚國來說,讓隨國來打自己是更好的方案,於是楚國再隨國特使前把老弱病殘的部隊擺出來,示之以弱。 但可惜隨國沒有上當,這一步只達成了簽屬和平協議,並沒有讓隨侯前去遊說。

第二步,成立聯盟。 找一群周邊小國如巴、庸、鄧、絞、羅、珍、申、江等等前來盟會,而在盟會中成立了聯盟,共推楚國為盟主

而這一步有兩個接到邀請的國家未來,黃國和隨國。 楚國修國書兩封送往黃、隨兩國,黃國認錯,隨國不理。

第三步,由於隨國不理,楚王牽頭率領聯盟部落前去討伐,隨國由於輕敵以及被誘敵深入至戰車難以進出的丘陵地帶,大敗而回,此時楚國趁機談判,要求隨侯去周王那提交冊封為王的構想。

第四步,周王聽了隨侯的遊說,大怒說怎能容許這樣的分裂狀況? 隨侯失敗而回,楚國一聽,哈哈一笑,正是如此,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 那為什麼會說正是如此? 然後稱王? 因為楚國的思路是他要求冊封是還尊重王室,不想分裂周朝,但周王不答應,那就是逼得我自己稱王,這分裂的原因就出於你不願意冊封我為王。

繞了一大圈,有人會說為何不馬上自己稱王要繞一大圈? 因為名,古人講求的是師出有名,馬上稱王那分裂的責任在我,而透過尊你王室你封我為楚王,這是尊重你,而你不願意那分裂的責任在你而不是我身上。

還有第五步。

楚武王死,楚文王即位,楚文王死,楚成王即位。

楚成王,深知自身即位年紀太小、勢力不大,穩定為第一優先,停止擴張,然後重新向周王室進貢,再次表示兩制之意。

周王室欣然接受了,為什麼? 不是天無二日嗎? 因為周王室自己知道,自身的實力並不強又加之分裂已是既成事實,而楚國肯重新納貢那自然在名義上是回歸到周朝身上,分裂是要加以制止,而回歸需要熱烈歡迎,周王室再這種思維下,自然允諾了。

「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 於是楚地千里。」

意味著,南方就給你了,別再來打北方了。

最後,談談管仲,齊國的崛起和他脫不了關係。

管仲從三大面向去改革齊國。

第一,國內經濟
以農業為根本、減免農業稅、勞動成果與勞動者直接相關意謂著做多拿多做少拿少調動積極性、興修水利、種植桑麻、餵養六畜、植樹造林、發展漁業、將鹽業收歸國有增加稅收。


第二,軍力發展
加強戰車、武器的研製,並以狩獵的方式於春夏兩季統合演習,於制度上寓兵於農等。

第三,外交關係
盟會諸國,成立聯盟。 以聯合一批對付一批,然後親近王室,讓自己的法理地位超過其餘諸侯。

綜觀本書,感覺有趣的地方就約莫如此了,當然還有鄭國可講,鄭國可以說是周朝威信衰弱的一個起因,但這日後有時間在一併表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