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讀<<隨緣破密>>
讀<<隨緣破密>>
隨緣破密? 隨甚麼緣? 破甚麼密? 看起來是個佛門的書籍,但實際上不然,是本人生智慧書。 人生智慧書看來是大同小異,市面上的書籍也汗牛充棟,何以會引起我的興趣? 就是這書名了。 隨緣,隨的是有緣看到這本書的人。 破密,破的是英雄豪傑、聖賢雄主的奧秘。
裡頭有一段,解開了我幾年來對於一個故事的疑惑。
那個故事是這樣。 傳聞在猶太人中流傳這一個故事
其寓意為,許多人認為,要贏得他人的忠誠,最好的辦法是給予其恩惠。 其實,這是對人性的誤解,在現實中真正對你忠誠的,都是曾經主動給過你恩惠的人。
一直以來我對這故事的了解僅限於表層,直到看了本書才了解何以如此。
本書中講述了一個例子,一個底層家庭,拖家帶口的十數人,非常的窮困,有一日一個遠房親戚來了,看了大姊十分的漂亮,就和她的父母說,你們家太窮了些,好家在還有個絕地逢生的機會。 過了一陣子,大姊離家去了大城市裡,每個一段時間寄錢回家,讓家裡蓋起了樓房,弟妹上的起學校,祖父母得以善終,但父母始終不準大姊回來,回來的都只有大姊的照片。 而大弟念書念到研究所,也去了大城市得了份體面的職業,按照道理說,他應該要感念大姊才是,但大弟很痛恨大姊,認為我竟然是被這樣的女人資助完成了學業,以後傳出去還怎麼得了? 況且她去大城市哪可能是為了家庭,是貪圖享受不想好好工作。 想到這裡,他更恨了。
面對他人的對自己太好,有兩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是防範,堅定的拒絕他人對自己的太好。 第二種是接受然後補報。
但當太好太多太重,致使無法補報時會產生甚麼樣的狀況?
壓力,很深很重的壓力會折磨著受益人,而當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時,他想要擺脫就是將自己變成受害人,而如何讓自己變成受害人,將對方想的絕對的壞,對方所做都是別有所圖,甚至故意去做對方不能忍受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等到對方無法忍受時,搖身一變就變成受害者,豈不妙哉? 而這樣的人是否邪惡? 錯了,其實是極為善良的,因為善良的人無法忍受過重的恩情,所以產生了心裡壓力,進而摧毀了自己。
「過度的善良會摧毀它的本身。」~莎士比亞
所以,「恩怨恩怨。恩能生怨,恩即是怨,怨即是恩。」~王鼎鈞
回到猶太人的故事寓意,結合兩者來看,為什麼主動施予恩惠的人恰恰都是忠誠你的人? 因為被施恩的人若因無法補報而產生的壓力,足以讓他做出傷害施恩者的行為,而施恩者可以不望回報但難以容忍傷害,是故,看似恩義的舉動,往往隱藏著日後決裂的伏筆。
是故,欲行善行,這善要有度,能有大善者非常人,而常人者為大善反而常受其所累,到頭來慨歎一聲,何苦來哉,倒也不必了。
這本書還有個概念很趣味。
「國王未必能居仁由義,但是他必須談仁說義,這是受文化規範,看出文化有多偉大的力量。」
作者認為,偽君子比真小人對社會助益更大,為甚麼? 因為偽君子的偽代表著他精於言詞,可以弘揚道德文化,而真小人不行。
這令人想起了柏楊有段話的大意如此。
偽君子顧忌著社會文化有些好事還是不得不為,但真小人全無顧忌,只要有利益甚麼事都敢做。
所以,這裡不由得讓人深思,很多人標榜著自己是真小人,好像打著真小人的名頭就能行事無所顧忌還能得到他人的讚揚,稱讚他一聲,真是個名副其實啊! 但這名副其實對社會的助益恐怕是負的了,所以為此而頌揚,於我來說倒是不必了。
總括而言,本書援引古例,鑑於當世,對於社會的險惡,點出一個輪廓,餘者就留予讀者親身一歷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