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讀<<十月的天空>>
讀<<十月的天空>>
十月的天空,是在描寫礦工之子如何走出礦場進入大學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名退休的NASA航太工程師,在冷戰那個年代,太空競賽是美蘇兩方的角力,而也在這時空背景之下,主角希坎姆眼見蘇聯發射衛星同路一號,從而令希坎姆想要製作火箭。
故事中,希坎姆的祖上兩代都是礦工,母親那邊也是,若無意外,希坎姆也應當成為採礦從業人員,但是他的母親說。 我決不會讓你踏入這該死的採礦場一步。 因為母親知道,採礦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除了生命危險外,你無法得知煤礦何時告罄,所以母親希望希坎姆能走出小鎮去外面的世界。
但希坎姆的父親不這麼認為,他的一生都奉獻在煤礦身上,他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安全檢驗那意外發生的概率很低。希坎姆也這樣認為。 但希坎姆的母親對希坎姆說了一句。
「該不該發生與有沒有發生是兩碼子事。」
是了,一件事情應然未必等於實然,因為實然有許多的複雜因素存在,應然未必有將這些因素完全的考慮進去。 這就好比三體問題,初始值有微小變化,在大尺度的狀況下會產生極大的偏差。 但是,應然可以去指導實然,因為應然是種理論,透過理論來指導該如何做,而現實也可以反過來修正理論,兩者是相輔相成了。
所以,在希坎姆製作火箭時,都是採用射了再做修正,也就是以歸納實際經驗來知道怎麼做更好。但是昆廷說話了,一個邊緣人但是是一個懂得科學的邊緣人,希坎姆想製作火箭時找不到門路就找到了這個班上的邊緣人,而一開始昆廷也是試了再說,但昆廷畢竟懂得科學方法,他說,必須要經過計算,才能夠製作飛的更高的火箭! 於是他們央求萊莉老師,幫他們找本火箭相關的書籍。 萊莉花了一陣子的時間才找到書籍,送給了他們。
於是透過書籍中的理論指導,希坎姆一步一步做出了可以飛超過一英里、兩英里、六英里的火箭。
在這製作火箭的過程,有一次火箭改動了超出一個的設計,昆廷對此提出了一個想法很好。
「我們在做每次修改之前,必須先行小心測試,才能成功。 要是這次火箭炸掉了,你有甚麼線索知道哪一部分出了問題。」
但是把事情做好和把事情做快,這兩者是不互斥的,會互斥的是,只想把事情做快的心態。只有了解事物的運作原理,才能夠避免意外的發生,而也只有如此,才能將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而若是反過來以做快為主不了解事情的本質,會造成一時的快速,但出了問題卻又不知在何處,導致時間的浪費。
最後,希坎姆參加了科展比賽,一路挺進到全國賽,並且在當中得到了金牌獎。 而也因此接受了母親的資助上了大學,最後因緣際會下進入NASA任職,圓了青少年時候的夢想。
這本書很典型的美國夢,但卻是一名少年的生活經驗,讀來很令人驚喜,尤其是希坎姆與他的父親的互動。 我想很多人和我都有一樣的經驗,年少時對於父親總有一種對抗的心理,一直到現在,我才慢慢搞懂這心理是甚麼。
「不是因為我和你有甚麼不同,而是因為我和你相同, 我和你一樣固執,一樣強悍,所以我只祈求我會成為像你這樣好的人。」
我想,其實我是想成為這樣的人,只是我們的方式不同,導致彼此認為不一樣,但實際上,結果是一般的,因為,我想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爸,你的世界在地底,而我卻想飛上天!」
最後,這本書很適合學子們觀看,因為它會激發出一種逐夢的勇氣。 一個夢想,足以閃亮整個夜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關於這部作品,只看過電影,卻沒看過原著小說。(國三在正業為講鬼故事和介紹魔術師的美術老師帶領下於課堂上看的,後來常跟同時間去百視達租的<>這部戰爭型電影搞混XDDD)
回覆刪除一直很喜歡電影裡面的那位名字為蕾拉的女老師,不論希坎姆是否因那位極力阻饒的男老師而受挫或是一開始研究火箭卻差點把家裡後院炸了,地下室垮掉及得不到父親認同等情況,蕾拉彷彿看見了希坎姆的天份及潛力,支持他去參加全美高中科展(電影內容),最令人感動的是電影片尾,以黑白影像記述著希坎姆最後進入美國太空總署參與宇宙航空工程師及其父母親的後續狀況,對照前面敘述其高中從默默無名,活在大哥的榮耀下,直到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及夢想,最後真的進入了這個應該到今日都能被稱為科學殿堂之一的處所。
影片中他與父親的衝突,在國中當時也可投射出我與母親的衝突(應該說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打仗W),父親反倒一直是瞭解文史是我的夥伴(小時候太常吵著四處問杜鵑為何三月開花,門的構造,錄音帶怎麼播放之類的十萬個為什,後來就會出現好幾本書打發時間,從格林童話、世界文學到日本戰國史偉人傳記再到世界史的相關書籍,可說是我誤踏入史學深淵的推手) ,或許無法明確體會男性對於父親的那份情感(?但或許就如同我哥對於父親長達27年的怨恨不解(這來自於因為在選擇住院醫師任職醫院時,因沒有其它中北部教學醫院的機會,而不待我哥去嘗試北部的區域醫院,父親在南部尋求其他教學醫院的機會)在過世之後,才在醫學的領域上,表現出了似曾相似的形態:『對於被其他醫生輕忽多重病情連結的病患,多出了那樣的一分警覺。』如同父親曾經因為察覺了某個病患的胃器官情況不好而確診為癌病變,哥哥在外祖父病發的前半年早先一步察覺不對勁,以及不久前發現轉手給他的洗腎病患可能有乳癌病變。(假若光陰重來,不為業績,也不為過往恩怨情仇所衍生的競爭心,能讓其它人插手,或許外祖父也不會忽然因癌症而離去吧),兩個人雖然性格不同(一個是醫學研究工作狂,一個是瘋狂賽車手),過往的怨懟仍然不時被提起,卻很巧合地在某些小地方,發現了相似性。搞不好,這也是一種遺傳呢W
「不是因為我和你有甚麼不同,而是因為我和你相同, 我和你一樣固執,一樣強悍,所以我只祈求我會成為像你這樣好的人。」
這句話真的可以形容這樣的關係吧,雖然某些地方需要改一下就是。(不然一定會被我哥打W,下頷骨經不起再一次骨折啊!)
而對於<>,這部電影,看完的當下,確實抱著有很多可愛的夢想,也或許是因為這部電影,才在國中基測有點奇蹟吧(PR值平均68>92的奇蹟)
p.s雖然還有當時animax動畫台兩大神作的影響(還有FF7裡面視死如歸的札克斯)
我一直都是很容易受人影響的那種人,雖然星盤上有著獅子座的自信(還是說死小孩比較合適)、雙子座的瘋瘋癲癲(才會因為問了一大堆問題煩死長輩,最後得到一套十萬個為什麼與一套小牛頓),因為父親才擁有,在無止盡的數學烤刑地獄點綴一絲燦爛的文學,這樣繽紛的童年在十歲嘎然而止,往後的九年是自我的失落時期,因此這樣本當璀燦的組合顯得黯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NAO51jMFU&nohtml5=False
這一首歌,是上了中字的韓文歌,歌詞跳脫了情愛,而與自我追尋相關。
不論如何,我都感謝在最脆弱時候,伸出援手的人。 不論是在這裡看這篇根本是長文式回應的你們,還是一步一步讓我找回自己,曾經聽我訴說所有劇情的人。
如果人生每一個遭遇都有一定的意義,父親的離去或許是這原本無止境的戰爭,他所開創的一種新的局面,因為只要數學一不會就被打、甚至軟禁的恐懼,讓我更喜歡文學和歷史所賦予的安全感。過往因為害怕被無視或者因為懷念所逝去,而做的決定,在冷言冷語的嘲諷在車禍之後累積成詩,終於有了勇氣,要去終結這樣的循環。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到(帶著非完全癒合的下頷骨),回歸最初始的夢想。反正路上有那麼多人選擇轉行,做出終於順應了自己天賦的選擇,應該不算錯吧W
但,這次不論是誰來說服我,都不想再退縮了。
某一年,一個小女孩第一次有膽在學校推甄的推薦書上竄改志願,卻在最後的選填就讀志願上功虧一簣。只因聽從了所念的科系比較好找工作,順便幫某個公司完成志業的話語,卻忘了自己適不適合。
好幾年過去,當年的指令成為了順應時下考試潮流。長大後的女孩想起來當時那個小女生,曾經規劃一樣的道路,卻是不同的領域,自己喜歡的世界。
帶著誰給予的愛,與誰無視於自身職業被社會莫名崇拜,順應天性培養的夥伴
希望自己會做到,也可以因此而成為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謝謝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先選其所愛,必愛其所選』這算是現在要努力的目標吧!
十月的天空,表面上是逐夢之旅,但實際上父子之間的關係也耐人尋味。
回覆刪除電影中主角的最後一枚火箭交給父親發射,而父親看著直入青天的火箭,似乎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所以才會有將手搭著兒子肩的舉動,而主角也感受到父親的態度不同了,所以彼此相視一笑。
但是,這種時刻只是那一瞬間,長久之間父子的觀念不同早已形成了鴻溝,所以在書中的後記,主角坦言當父親去世時,他並沒有回去,而沒有回去的原因是工作的問題,但實際上呢? 也許他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彼此的關係了。 因為在父親未死之前,他也去探望過父親,但彼此相顧無言,有言也只是閒話家常而已。 從這當中可以看出,父子關係雖然未比之前,但仍是有所距離了。
我想,許多時候都是如此,我們以為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但這恩仇又哪是一笑可以置之了,不提不表沒有,不表沒有則代表它還是存在。
哈,能坦率的面對自己,並做出選擇,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而顯然的妳具備了這樣的勇氣與決心,或許,妳也將如主角一般,沖出桎梏,迎來不同的人生了,除卻加油之外,僅有祝福了,祝妳得以達成自己的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