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從歷史看人物>>
還是一樣,仍是許倬雲教授的演講集子,而為什麼仍是他? 因為在二手書店看到了三本一次掃了回來,所以也在這兩個禮拜把這三本看完了,所以就是他了,下篇就不會是許倬雲教授的了,這萬分確定肯定以及一定。
這一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部分談人物部分談人物價值,談人物的部分是略寫其生平事蹟以及功過,談價值則為這人物代表了甚麼,比如談諸葛亮,寫的是三顧茅廬、隆中對、出師表等,而談諸葛亮的價值則是從<<三國演義>>中建構出來以因應當代的需要,三國演義的材料由五代至宋朝慢慢演進,在五代時戰亂頻仍一切法治均已無用,僅留基本的倫理來維繫,所以因此諸葛亮的忠,對朋友之忠,就得到了讚賞與認同所以流芳百世,關羽也是同樣的狀況。
第二部分則談從歷史看人生價值,講的是如何由歷史來對人生啟到作用,簡言之,歷史是無用之用,它並無具體的告訴你該如何解決事情,但它揭示了你該如何去思考事情的本質。 而何以可以去思考本質? 因為歷史是過去經驗,知道了過去才了解該現今的問題何來,而知道現今的問題何來,那對未來該怎麼走就有了一個想法。
在談第一部分分為歷史上的改革者、歷史人物的成敗、創業帝王、繼統帝王等。
由改革者說起,改革者舉例有商鞅、吳起、王莽、王安石、張居正、康有為、梁啟超、鄧小平、從蔣介石到李登輝。
鄧小平與蔣介石、李登輝不論,中國古代改革以失敗居多,而就算成功者下場也是悽慘非常。
如商鞅改革成功,秦國從此富強,但自身難免誅戮之刑,吳起也是一般,不過吳起也坑死了部分殺他的人了,除卻此外張居正也是成功者但死後被挖棺抄家,而為什麼改革成功了仍是不得好死?
因為改革者必然會對既得利益者產生危害,為何要改革? 絕非因一見到事態不對立刻改革,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王朝在草創之初吏治賢明、制度合宜,但當數十年後,社會以變,制度於時不宜,其弊病自然叢生,而數十年足以令利益團體盤根錯節難以撼動,縱然得以改革成功,其改革者死於非命也是在所多有。
在創業帝王篇有談到,何以一個朝代的開始總是欣欣向榮? 原因在於沒有人情壓力、沒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沒有勢力龐大的利益集團,一切均被掃進前朝的灰燼中,從零開始,自然容易按照所思所想去做,自然擘劃與執行就相對容易了。
同樣的,當創業帝王開創王朝時,由於在逐鹿中原、爭雄神州之時,造成的動亂兵殤也急需休養生息,所以繼統的帝王往往會採用寬大的治理方式,如漢朝的文帝、清朝的康熙,但同樣的寬宏的統治會造成吏治的腐壞、貪汙等,所以下一位帝王看此現象會採取嚴苛的統治了,如漢朝的景帝、清朝的雍正,但相同的經過一番整飭後,政治清明、國富民強,下一代的繼承者則依此積累成就武業,漢朝的武帝、清朝的乾隆均是如此。
於此觀來,漢朝的文景武、清朝的康雍乾,彼此之間的關聯有其相似性,秉持前代的開創之基,與民休息,而於之後澄清吏治,內部上下均治理得當,於後對外用兵宣揚武威,不過老子有言。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大軍調動,軍費所費不貲、糧草所用天數,而其資源何來? 來自平時之儲備,但用兵頻仍、曠日廢時之下,自然從民間徵用,從而造成民間財用不足,如此惡性循環百工廢、國力敝。 所以看漢武帝逐匈奴、清乾隆十全武功,在其武勳赫赫之後,漢朝、清朝俱由此漸衰。
而從此看來,歷史人物的成敗又是如何? 漢武帝就是成功嗎? 未必然。 如史記中,李陵如何評判漢武帝? 於答蘇武書中寫到。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況為天下之主乎?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
說明了,蘇武這般忠心於國家之人,比之不得漢武帝的親信佞人,這說明了漢武帝用人唯親好大喜功的狀況。
以此得見,於當時的社會輿論對漢武帝屢用兵於塞外是有所怨言的,而透過對李陵的遭遇以此抨擊漢武帝的錯誤。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秦檜身上,人們藉由岳飛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之遭遇,來批判秦檜的求和舉動。
所以,歷史人物的成與敗,侷限於當時的時空嗎? 從蘇軾的例子可以得見一二,蘇軾一生因黨爭被三次下放,其足跡於河南、河北、湖北、浙江、湖南、廣東、海南,但也因如此,更激發出其文采,恰如報任安書所言。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蘇軾之所以能成為少見之文豪,其因由除卻天賦過人外更是惡劣的環境淬礪其精神方能於一眾天才中脫穎而生。
所以敗於彼時,成就千古文章事,當中得失又豈是輕易說的輕了。
第二部分我感興趣的是「郭店文書」了,據書中所言「郭店文書」補足了子思到孟子之間的這塊遺缺。 孔子不敢言天與命,而孟子就狂說猛說,而這當中的變化就落在這「郭店文書」中了。
裡面有句話很有意思。
「道者,群物之道,凡道心述為主,道四述也,唯人道之可道也,其三述者,導之而已。」
意思是,世間萬物有個規則存在,而要依循人性為主,這道有四個方向,只有順應人性的才是應當要走的路,其他的三條只是表示,讓你走向正確的路。
有時常聽到很多人說我是不得不走錯路,這令我想起了這麼一句話。
「就算有一萬個做錯的理由,也不能改變一個做錯的事實! 否則世上千千萬萬的可憐人,是不是都有做壞事的正當理由?」
其餘的路,是警示你正確的路該如何走,而非令你得要走上其餘的路了。
不過坦白來說,這是過於理想化了,有些人是沒有選擇機會的,以此而論斷,大可不必了。
最後,這本書值得一看了,無論是分析人物以及介紹人生價值均有可觀之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